2017年,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加强地学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,积极开展地学情报研究、地球科学普及与文化研究、成果管理支撑、期刊编辑出版等工作,为地质调查工作和社会提供了地学文献信息服务。
服务读者 加强地学文献资源建设
近几年,大数据持续火热发展,大数据应用冲击着各个行业,为全社会带来了新的思考。地学文献中心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,不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。目前,文献中心拥有自建和外购国内外地学专业数据库资源40余个,建设地学文献信息仓储资源近亿条。在加强数据资源建设的同时,地学文献中心从资源、服务、技术环境等方面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,提升服务水平,使地学文献服务开始向知识化服务方向转变。2017年文献中心门户网站访问量55万人次、文献下载量420多万篇,移动地质图书馆的2017年访问量超过20万次。地学文献共享服务已经覆盖中国地质调查局和行业单位,信息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。
除此以外,地学文献中心馆藏纸本资源日益丰富,目前已有近80万卷(册),涵盖中文、日文、俄文及西文等多个语种,主要包括专业地质图书、期刊和图件,以及部分社科书籍。
为了给读者更好的服务体验,地学文献中心不断拓展服务模式,及时回应社会热点,推出“海洋勘探标准”手机版APP/网站版及“天然气水合物”专题、“雄安新区文献专题”、“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地震”专题等;发布以服务地质调查热点问题为主的信息推介产品等;开展个性化、学科化、知识化服务,为院士专家、项目组提供定制服务,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27家单位配备专职或兼职学科馆员,启动特聘“高级研究馆员”服务模式,提升读者和用户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以及和科技创新能力。
找准定位 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
紧密围绕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海洋强国等国家重点战略,以及国土资源部、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心工作,定期推出《非常规能源信息》、《海洋地质信息》、《国外地学动态》、《国外地质调查管理》和《地调舆情》等内部刊物,提供地学情报知识服务,服务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。
瞄准国家重大需求,服务非常规能源和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开发。动态跟踪报道了国内外地热能、页岩气、煤层气等诸多方面信息,为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提供了动态信息支撑;针对加拿大著名产铀盆地——阿瑟巴斯卡盆地著名铀矿床的铀矿成矿理论、矿床成因及找矿技术等进行了归纳与总结,形成了铀矿情报系列专题成果,为我国铀矿找矿突破提供了有效的情报服务。
聚焦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任务,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战略。动态跟踪国外海洋地质调查新情况,推出系列海洋地质调查情报研究产品,为海洋地质调查业务布局与发展提供了情报信息服务。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合物试采任务,为我国水合物试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借鉴,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紧密围绕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服务地质调查“走出去”战略。系统跟踪梳理了土库曼斯坦油气工业现状、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结构、勘探钻井和油气田以及主要含烃矿藏特征等内容,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实施提供情报信息支撑。
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目标,服务于地质调查管理。针对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科学政策、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2016年~2020年战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跟踪报道,为国内地质调查管理及应对策略提供了有效的情报服务。
聚效科普 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地学产品
地学文献中心是国土资源部和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基地,同时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科普办公室职责,目前具备一支集地质调查科普管理、地学科普创作与研究为一体的创新型服务团队,通过网站建设、主题展览、科技讲座等活动,对地学文化进行宣传和普及,为科研团队提供面向不同社会人群的地质调查成果科普宣传服务,不断提高地学知识和地质调查成果的公众认知度。
围绕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工作和社会热点,策划科普文章和知识传播。文献中心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、九寨沟地震、松科二井成果发布等热点环节,及时撰写发布了《冰中之火 魅力无限——关于天然气水合物的那些事儿》、《地质云知多少》等多篇科普文章,组织策划发布了相关科普专题网页、自媒体传播网页等。
实施示范性科普产品开发,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业务推进。创作发布《地质调查100问——可燃冰》系列视频,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,普及传播相关科学知识;出版《地质探秘之旅》系列科普丛书,获中国地质学会“第一届优秀科普产品奖”,成为国土资源部“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”。
深化科普服务,科普基地功能进一步增强。推出地调科普网站、公众微信号、科普作品大赛、科普大讲堂、科普系列活动等科普服务,有力支撑了地质云建设和地质知识传播,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。